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2025年6月14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合肥京东方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共同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推荐项目“循环重症研讨暨院内急救体系建设与高级心肺复苏培训班(第一期)”在合肥圆满召开。本次培训汇聚了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及合肥京东方医院的多位权威专家,通过“理论授课+实操工作坊”的双轨教学模式,为安徽省内40余位急救领域同仁提供了一场高质量、强实践的系统化培训。
会议合影
会议伊始,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刚教授为本次培训班作开场致辞,并就课程体系与教育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本次培训旨在推动重症医学科医教研协同发展,着力提升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循环重症诊疗领域的均质化水平,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病情恶化及心脏骤停的发生风险。同时,通过优化院内急救体系架构,强化医务人员临床思维与实操技能培训,构建全方位的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体系,切实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刚教授致辞
本次培训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合肥京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洁担任主持。刘洁主任首先向莅临授课的专家团队及讲师致以诚挚感谢,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本次培训班既是前沿学术交流的契机,更是推动行业诊疗规范化进程的关键实践,期待与会同仁在交流互鉴中夯实专业根基,共同提升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为构建更完善的重症医学体系注入动能。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洁主任主持
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刚教授以《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与院内急救体系建设》为题,系统剖析了危重症患者风险预判机制及急救网络构建的标准化路径,为提升院内急救效率提供了前沿思路。合肥京东方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跃东、副主任刘洁以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段军分别以《院内急救、原位模拟演练》《气道管理》《院内RRT急会诊救治策略与流程》为题进行授课。李跃东主任结合临床实战案例,详细讲解了急救场景中的团队协作要点与模拟演练设计逻辑;刘洁主任则聚焦气道管理的难点问题,从解剖原理到操作规范进行了全方位技术解析。段军主任通过真实临床案例剖析,帮助学员优化急会诊快速响应机制与临床决策能力。此外,李跃东主任还带领学员对《院内急救、原位模拟演练》进行了系统复盘,通过闭环式知识巩固强化关键知识点与操作要点。
授课分享
在团队复苏实战教学环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征携手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马军宇,联合呈现《团队复苏综合救治(专业流程)》,两位专家通过标准化团队配合演练的沉浸式教学,强化了学员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呼吸与循环衰竭急救技能站,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长马军宇联合吴筱箐、吴琼及刘洁三位专家,组织学员分组开展了模拟实战演练。学员们置身于高度逼真的模拟临床场景中,系统锤炼急救技能。演练结束后,李跃东主任带领学员对《院内急救、原位模拟演练》进行系统复盘,逐一巩固关键知识点与操作要点。
在团队复苏综合救治分组模拟及分组技能考核环节,马军宇、刘洁、吴筱箐、吴琼四位专家共同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员的操作均达到标准化救治要求。培训班的最后,吴筱箐主任组织了多维度理论笔试考核,全面检验学员的理论掌握程度,实现重症急救能力的全方位教学闭环。
本次培训不仅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助力非公立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的规范化进程。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携手行业专家,深耕重症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更前沿的技术理念与更扎实的临床实践,为急危重症患者的高效救治构筑更坚实的医疗保障!
电话:010-51209904
传真:010-512099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铭大厦C座24层
感谢您的一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