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及EYE光明,与爱同行
开幕式时间:5月10日14:00—16: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宝钢大厦2层茗视光眼科建国门院区
展期:5月10日——6月30日
她从事眼科工作43年,她常说爱心的视角对美的描述来自于临床医疗、来自于生活……,她立志于以心为灯,做光明的守护使者。
绘画启蒙只为圆女儿的一个心愿
她就是卢弘教授,一位从事眼科医学43年的眼科专家!十年前的母亲节,卢教授的女儿约她一起去画舫画一张母女俩的画像。作为母亲的卢教授,长期奔赴眼科医疗一线,对女儿日常呵护不够,她希望有一幅母女拥抱的温暖画像,能让孩子随时感受到妈妈的爱!
尽管当时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但是,她希望圆女儿的这个心愿,更是自己的一个心愿!凭借多年临床实践对眼睛的深刻理解,以及心中满满的爱,卢弘教授完成了她的处女画作,2015.5.9 那一日,女儿的提议如一束光,点亮了绘画之路。
《温馨时刻》
画面里的红底热烈,母女相拥,笑容温柔。“Happy Mother‘s Day” 是爱的直白倾诉。这张画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繁复的技法,只是母爱的具象呈现,更是业余绘画旅程的起点,自此,用色彩与线条勾勒生活中的爱与暖成为母亲节的印记。
这幅画作意外地得到了业界许多专家的赞许。从此,卢弘教授开启了她的绘画生涯。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卢教授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她还是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在家琢磨绘画,特别享受绘画的过程,喜欢那份独有的安静。
优雅跨界直面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在不知不觉中卢教授跨界了!
油画让医学不再是冷冰冰的名词,而成为有温度的血肉、有重量的担当、有情感的史诗。卢教授希望用跨界融合艺术传递医学人文精神。这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意义的探索,尤其对眼科医生而言,油画这一视觉艺术形式与眼科医学的链接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她在后期逐渐感悟的。
卢教授一开始为自己没有美术专业的功底困扰,觉得自己的画永远画不出专业画家的水平,甚至有半年多的时间她沉浸在虚拟与现实VR的绘画当中。然而她在掌握虚拟空间绘画后对油画构思设计更有了新的理解。随着AI进入人们的生活,
卢教授曾问DeepSeek“我作为眼科医生绘画的优势在哪里”,DeepSeek回答:“眼科医生执笔作画的优势在于:您的职业可以使您更理解视觉的本质,更直面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不必追求技法完美,而应聚焦如何用色彩和构图传递那些语言无法描述的医疗瞬间。当一幅画能让观众停下脚步,思考光明与失明的意义时,医学人文便已悄然落地。借助AI让构思上了一个台阶,让她在本次主题展有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灵感。”
《眸中的荣光》
光与色彩交融,是对光明与爱的深刻思考
在医学老前辈们的画像中,让我们感受到医学先驱者的沉静、善良和博大胸怀。每一根皱纹都是岁月镌刻的刻度,每一道眼神都是智慧沉淀的光芒,在这方寸画布间,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医者仁心的温度,也读懂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
小天使系列——萌宝宝的珍贵瞬间,充满了爱和无声的交流,还有满满的回忆!卢弘教授几十年的临床,教学工作,培养了大量的年轻骨干医生,带教的同时也关心学生家庭生活,见证了学生们的子女的成长。她常说,医生工作很苦很累,责任心很强,他们经常因为值班、手术 失去了不少陪伴孩子的时光,但我们对孩子们的祝福与牵挂要常在心中。卢教授通过绘画艺术记录了孩子们顽皮可爱的模样,这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阳光的向往。
对眼睛的礼赞,贯穿于卢教授的每一幅作品。十年的创作历程处处流露出对眼睛的呵护,对生命的颂歌,都是卢教授内心情感的流露,这都源于她对职业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与对爱的传递。本次画展您还可以欣赏到卢弘教授生活随笔、人类的朋友系列创作展品,走进这个充满烟火气与诗意的世界,在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中,还原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找到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共鸣。
《术后第一天换药》
健康中国,与爱同行
十年来,卢弘教授乐此不疲,享受着整个创作过程。跨界艺术将医学人文与艺术之美融于笔端,展现了她对生命、光明与爱的深刻思考。她的作品在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她还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医学人文之光”的称号。这次画展不仅是对她十年绘画生涯的总结,也恰逢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6月6日爱眼日。卢教授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传递“光明与爱同行”的理念,这也是她个人举办本次画展的初心。
此次画展以“及Eye光明,与爱同行”为主题,将呈现卢弘教授十年来的60余幅作品,每一幅画作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亦是对生命热忱的诠释。本次画展是一次光与爱的心灵之旅,是眼科医学人文温暖与力量的传播之举。健康中国与爱同行,希望在这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季节,我们一同在光与色彩交融的世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为什么戴个眼镜?》
卢弘教授个人介绍:
卢弘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原眼科主任、曾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免疫学组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葡萄膜炎与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43年,长期致力于各种常见眼病和复杂眼底病的诊疗与研究,尤其擅长各种复杂葡萄膜炎的诊治,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合作项目, 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其成果参与获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科技进步 二等奖2项。主编、参编著作7部;专利4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
电话:010-51209904
传真:010-512099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成铭大厦C座24层
感谢您的一路陪伴!